近期,欧洲化学品管理局(ECHA)的一则公告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:二苯基(2,4,6-三甲基苯甲酰基)氧化膦,即我们熟知的光引发剂TPO,被正式列入第29批高度关注物质(SVHC)候选清单,这意味着TPO在欧洲市场将面临多方面禁用。
图 1 TPO化学结构
随着TPO的禁用,市场上出现了多种替代产品,例如目前正火爆的TMO、TPO-L、819等,但这些产品在市场价格、引发效率、耐黄变性等性能方面始终难以达到平衡。
正是基于这一现状,开士达技术团队在多次实验测试后,推出了光引发剂PI系列,该系列产品不仅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,在引发效率、耐黄变等性能方面表现良好,为下游生产企业提供经济、环保的光引发剂替代产品。
01、光引发剂
光引发剂在UV涂料、印刷油墨、木材涂层以及胶粘剂等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具有固化快,增强附着力,效率高、不含VOC等多种优势特点。不仅可以作为能量传递的媒介,还直接决定了涂料的固化速度、环保性和整体性能。
图 2 UV光固化涂料特点
在光固化体系中,光引发剂可使活性中间体引发聚合能力,引发低聚物和活性稀释剂发生聚合以及交联反应,进而实现涂料或油墨由液体快速转变为固体。
不同的光引发剂适用于不同的体系和需求,能够赋予涂料不同的特性,如硬度、柔韧性、附着力、光泽和耐老化等。因此,在UV涂料的生产和应用中,选择合适的光引发剂至关重要。
02、实验解读
实验测试
PI系列三种液体光引发剂与TPO的颜色没有过大差别,且在使用中不会出现明显差距。但相对于固体的光引发剂,液体光引发剂的添加更为方便简单,大大缩短生产周期,提高生产线的效率。
在同一配方中,分别加入PI 11,PI 12,PI 13;测试其引发效率、耐黄变性能、稳定性。
图 3 三种光引发剂与TPO的颜色对比
数据分析
1耐黄变性能
黄变值是衡量光引发剂(PS)耐候性的重要指标,黄变值越低,光引发剂的耐候性越好。
PI 12在耐黄变性能上表现尤为突出,即使在经过60℃*7天的热储测试后,PI 12的黄变值依然保持在较低水平,显示出较好的耐黄变性能。对于黄变要求较高的可以把PI12作为选择。
图 4 PI系列光引发剂与TPO黄变数据对比
2固化效率
在热储前,PI系列光引发剂的固化速度均达到7分左右,其中PI 11、PI 12和PI 13的固化速度接近较好水平。热储后,尽管固化速度有所下降,PI 11的固化速度变化不大,仍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。
图 5 PI系列光引发剂与TPO固话效率数据对比
3热储稳定性
在60℃*7D的热储条件下,PI系列光引发剂的液体无析出现象,本体颜色也无明显变化,证明了其较好的热稳定性。
图 6 系列光引发剂与TPO颜色数据对比
开士达推出的光引发剂PI 11、PI 12、PI 13,不仅能满足了市场对高性能光引发剂的需求,还更符合当前环保生产的趋势。
PI系列光引发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、安全性和兼容性,且能够保证固化效率。为下游生产企业带来实质性价值的同时,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帮助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兼顾起对环境的责任。